我自己過往在外商品牌中,待過不同產業,做過不同產品,發現外商的不同公司在做行銷上有相同點也有相異點!今天將針對不同產業、不同國家、不同職位的外商,做行銷上有哪些差異,也讓大家知道,不是有在外商做過行銷,對於行銷的理解程度就會一樣
不同產業行銷門檻差很大
外商品牌有很多產業,以廣泛的消費性產品來說,又可以細分成FMCG、 OTC、 Luxury及菸酒等產業
P&G, J&J, Unilever等都是FMCG的一線品牌

Abbott, Haleon (前GSK) 等,都是OTC的一線品牌

海尼根, DIAGEO

JTI, 帝國菸草, BAT等

LVMH以及精品鐘錶品牌等
不同產業,行銷為何差很大?
因為『Globalize 國際化』或『Localize 在地化』的授權程度差很大!
國際化的意思,就是越以總部的決策為主,當地市場能做的行銷就只能follow總部,能為當地改動做行銷的空間很少

國際化或在地化的程度,影響行銷能做什麼?
以下就以『在地化』的程度來排序,從高到低排序:
FMCG > OTC = 菸酒 > 奢侈品
FMCG產業的在地化程度最高,最能為當地市場、當地客群去做行銷活動的調整,甚至也能上符合在地市場需求的新品,有些FMCG品牌甚至還有當地的工廠,因此,外商FMCG的一線品牌進入門檻也是最高的,年薪也是最高的,一線品牌的儲備幹部們,基本上剛畢業年薪就是80萬到破百萬,為何呢?
因為FMCG的品牌/產品行銷,要做的事情最多,最複雜,並且要能夠去了解當地市場,當地受眾,甚至做到在地的差異化行銷與做接下來的新品策略!並且針對年度行銷預算做分配與管理,好讓業績極大化
而最“國際化”的奢侈品品牌們,當地的行銷在做什麼?
基本上,就是複製貼上,總部給什麼,你就翻譯照上

這是因為奢侈品品牌要維持很一致的品牌形象
所以沒有什麼可以讓當地市場有調整的空間,所以,這也是我在外商十多年間,不曾選過奢侈品品牌的原因
我還是比較菜鳥時期就問過獵頭:
不同外商產業的發展性如何?
獵頭明確告訴我,FMCG品牌發展性最好!尤其是待過一線品牌的,OTC 和 菸酒產業都會搶著挖角!而奢侈品品牌的發展性最差,因為當地市場沒什麼行銷好做,自然也沒什麼成長空間
講完外商的不同產業,我們來講外商不同國家的文化

▋美商公司
很重視數據,很重視績效,很重視系統化思考VS

▋歐商公司
相對比較隨性,比較重視創意,更喜歡追趨勢
美商做行銷,每個行銷決策都要有數據做為支撐,每個行銷溝通廣告,也都要有事實作佐證,簡單來說,美商公司很害怕被罰被告,所以美商很重視誠實,也很重視系統與組織。
歐商做行銷,就比較看公司老闆和文化了,如果老闆從美商來的,那可能會很重視數據與績效,但是如果老闆一直是歐商的,可能就會比較憑創意和趨勢做決策,在做行銷溝通的廣告上,歐商往往也比較敢做敢講!
甚至,我還聽過一些歐商在做行銷廣告時,會直接編列一筆被政府罰錢的預算,當行銷廣告不實被檢舉被罰時,就當做行銷預算付掉。
而美商品牌,大多很講求數據、佐證,有多少事實,就說多少話,甚至連口碑行銷,都必須要完全真實,還有公司規定絕對不能找寫手作假口碑,這也都是美商做行銷和歐商在作法上很大的不同!
美商和歐商做行銷真的思維大不同!
很幸運,因為我過去待美商為主,也和我的個人價值觀相符
我覺得做行銷必須是要誠實的,
要有所本的,要有數據佐證的
而我在當講師的過程中,也一直這樣跟同學強調著,用數據做行銷,用消費者洞察做品牌,去找出消費者真正有感的情境點,給出有感有效的情境!但所有給出去的情境(Benefit)一定要有成份、規格(Feature)做佐證。
因為誠實行銷,才經的起驗證,這件事我會秉持初心堅定走下去,也會這樣教下去,即使這樣的路可能比較難走,但是
可以走得久,走得遠,這也才是我的初心
講完不同的外商文化,來講外商行銷的不同職位:
外商行銷職位,可以分成:品牌/產品行銷、通路行銷、數位行銷
品牌/產品行銷
要負責所有產品的事,產品包裝、產品叫貨量、產品的成分、產品上架哪個通路,產品的價格,以及這個產品的品牌行銷所有大小事,也就是品牌策略、品牌定位、行銷廣告、主視覺、數位廣告、媒體策略等
負責品牌/產品行銷的,在外商統稱PM,只是有title上的差異,從specialist到APM到PM,以及SPM,大多外商FMCG品牌經理們都必須背業績,也要負責扛行銷預算,以及分配行銷預算,和做年度行銷時程表的整體規劃

通路行銷:
主要負責PM和業務之間的橋樑,必須去掌握各通路的業績,去針對每個通路做不同的促銷策略,以及組合包裝的安排,並且要安排每個通路的陳列曝光,好讓通路業績極大化,以及協助品牌經理們在通路POSM的一致性,甚至還要管控不同通路的價格
簡單說就是負責通路行銷策略

數位行銷:
主要負責社群平台與EC的經營,更多時候,要協助PM們做數位行銷活動的成效監測、以及各種數位工具的使用,好幫助PM在品牌行銷上提升業績,也有不少數位行銷,必須背EC部門的業績,這就看公司了
而以上的職位中,又屬品牌/產品行銷的發展性最好!
因為負責的事最多最雜,也因為要扛業績要背預算,所以壓力最大,而在行銷的職涯上也因此更有能見度,更能夠持續往上晉升
不是做過外商行銷,就代表扛過業績背過預算喔
這篇長文是要讓大家知道,外商品牌做行銷,不同產業、不同國家、不同職位真的有很大的不同,所以,即使都待過外商做行銷,但是做過的行銷範疇、行銷決策、能做的事也可能會有很大差異!
(請勿以偏概全,也請勿輕信網路資訊)
瀏覽數量: 1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