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學生請我喝咖啡,分享她今年上品牌策略實戰班以來,到目前運用在工作上的收穫,還記得剛來上課的她問問題時臉上的不確定,再到現在的她,從眼神中從話語中,很明顯看見她的不同他的成長!
她變得很有自信!對於每個行銷決策,
以及該如何帶團隊達成業績,她變得更有底氣!
她對我說:
『老師,我年初上你的課的時候,真的很煩惱,臉書演算法一直改,廣告越投越沒效,轉換越來越差,才一季我就知道數字很不妙,根本不會達到目標……甚至我都想把廣告停了,可是又不敢。
後來,我把你課中教到的學以致用,重新找目標客群,也認真把過去的客戶數據拿來分析,並再一次請agency調整廣告策略,現在業績轉換已經比去年好了!』
是的!流量紅利已經沒了
而演算法只會一直改、不停改!
3-4年前,那時候臉書廣告隨便丟,ROAS都有6-7,破10的更是一堆,3-4年過後,ROAS有3或4就很不錯了!什麼意思?

ROAS 全稱是 Return on AD Spending,即廣告投資報酬率
也就是廣告上每投入一元所獲得的營收占比
意思就是,你以前只要花100萬廣告預算就能有600-700萬業績的轉換,現在,你一樣花100萬,卻只會有300萬業績……甚至更少,如果想要跟以前一樣好的業績,你就只能多投更多的廣告預算來達成,所以很多行銷人叫苦連天
數位浪潮下,行銷工具越用越多,
行銷預算越砸越兇,業績轉換卻越來越差,利潤越來越薄
數位時代下,演算法一直改,行銷人到底該怎麼辦?
我總是跟我的學生說
『行銷,就是找對人、說對話、做對事』
你必須先確認你有找對人,你才有辦法……
針對目標客群
說對話
+
把行銷投廣到
他們身上
+
產出對的素材
跟他們說話
所以應該先去做…
先回去看數據!行銷是科學的

先從數據中找出買單你品牌、產品的主要客戶是誰?
這群人的輪廓是什麼?年齡、性別、偏好、購買記錄等等
只要能找到你現有客戶的具體輪廓,你就能用相似度行銷(Look alike)去找到他們。甚至,你有他們的會員資料(電話、姓名、email),那你就能輕易地做到更省錢的再行銷!
你知道嗎?行銷的成本只要不到1/5
卻可以帶來更精準的轉換!
再透過FAB情境行銷

永遠都先從Benefit情境點講起,再回到Feature & Advantage (產品的規格與優勢),而Benefit的重點是,必須要去洞察目標客群的情境,並且透過視覺與文字情境化,具體化,讓目標客群有帶入感,此時,客戶就會有感!
有感才會有轉換!
做好行銷預算的規劃
因為當ROAS=3的時候,代表你的100塊業績,已經有33%都拿去做行銷廣告了 那你還有產品成本要扣,還有人事管銷成本要扣,所以這樣的成本結構已經很緊了
如果你的ROAS只有2,代表你的100塊業績,有50%拿去做行銷廣告,那再扣掉產品成本、人事費、水電費等等,你根本很難很難賺的到錢……
那你要去思考一件事
『這些客戶是誰?他們長什麼樣子?他們為何而買?』

所以行銷預算的規劃很重要
因為你必須懂算錢,才有辦法有獲利!
有穩定獲利,品牌才能長期經營!
請記得! 品牌主與行銷人
永遠都要最懂你自己的目標客群!!
如果你不夠懂,你要怎麼讓你的廣告投手或agency幫到你?
只要你能回答得出來『他們長什麼樣?他們喜歡什麼?他們共通點是什麼?』
那我相信,你在做行銷的時候,不會被演算法打敗!
行銷人,請不要急著做行銷,不要急著用新工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