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行銷,很多人都會先想到各種行銷工具,SEO/FB/IG/投廣/Line@…然後急著用這些工具做行銷,我自己在外商做行銷十多年,我覺得選擇哪些行銷組合都沒有絕對的對錯,重點是這些行銷組合選擇背後的心法
用品牌思維做行銷
我自己覺得行銷心法,可以分成『品牌思維』和『產品思維』
品牌思維:
以品牌為出發點,強調品牌願景、個性,行銷上訴求的是品牌與客戶之間的「情感連結、價值觀的共享」也就是這個品牌的產品/服務有什麼樣的價值主張,而這樣的價值主張,是被客戶所認同且有所感的(更感性、更長期)
舉例來說:Apple就是用「品牌思維」來做行銷,訴求更多情感連結、產品體驗甚至是信仰,「對簡約美學與質感生活的信仰」
美學、質感、體驗,這些都是很感性的,訴求的就是與果粉之間的情感連結,甚至是更深價值觀的共享
Iphone 14 Pro出了,行銷只主打一個功能「動態島」,其實這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功能(尤其對Android 陣營來說)⋯但是果粉買單就好!
果粉要的不是多厲害的產品,而是他們與這個品牌有更深的連結與羈絆
用產品思維做行銷
快、有效卻也容易被取代
產品思維:
以產品為出發點,強調產品的功能、特色、規格,行銷上的訴求往往是產品能帶來什麼效益,又或是與其他產品的比較,這樣的行銷訴求往往很清晰明確,客戶很容易接收到(較理性、短期)
舉例來說:Samsung/ Oppo等其他手機品牌大多是以「產品思維」來做行銷,強調功能、規格、甚至跑分實測⋯(但果粉完全不懂也根本不在意),這些品牌的行銷訴求可能是超強夜拍、幾倍變焦、超速定焦、防水幾米等產品特色,甚至還做個比較表,讓你知道這支手機都完勝!
但是這些廣告還是無法進到果粉的心中,為什麼?因為果粉對這些手機品牌相對沒有情感連結,即使看到了厲害的產品特色,也很容易自己解讀,覺得這個特色沒什麼了不起,或是認為自己其實不需要⋯
OTC產業與明確功效的產品偏好產品思維
用產品思維做行銷,往往可以得到快速的好處,尤其在某些產品上,像是OTC或保健營養品,例如:止痛藥大多都是在訴求『快速止痛』『沒有副作用用』『幾小時內強力鎮痛』這樣的溝通訴求很直接且快速,對於需要的消費者,當看到這樣的訴求,就能馬上去做轉換購買,但是,也很容易變成各個品牌都在講一樣的事情,或差不多的訴求,消費者就很容易換來換去,品牌不容易把消費者留住
只比產品比規格,永遠都有下一個產品比你好
用產品思維做行銷,效果往往來的快、直接且明確,但卻很難長久⋯因為比產品比規格,永遠有下一個產品跟你一樣,或效果比你好,價格比你低,最後就很容易變成不斷促銷降價好維持市佔率或業績,或是不斷投入行銷預算找回消費者
為何要用品牌思維做行銷?
因為品牌的本質就是『情感連結』一個有品牌力的品牌,他會有許多客戶有需求時,心中就想到這個品牌(這就是心佔率),這樣的品牌還會許多忠實客戶,而這些忠實客戶還會幫忙推薦,也因為這樣的「情感連結」會讓客戶對該品牌有認同感與黏著度,因此,即使有其他類似產品出現時,原本的客戶也不容易被動搖!因為他們與這個品牌有了情感面的羈絆
Emotional bonding-
沒有情感連結,就沒有品牌黏著度!沒有品牌黏著度也不會有長期的品牌力
品牌思維也可作為個人行銷喔!
用產品思維行銷,效果雖快且明確,但是下一個主打一樣功能、規格、產品特色的品牌,隨時都可以取代你!
做人也一樣,不能只做工具人,要做個有感有主張的人
總結,用品牌思維做行銷,可以累積更多品牌黏著度,建立長期的品牌力,而品牌力可以讓一個品牌長期下來花更少的行銷成本去招募客戶,因為品牌力會持續的累積舊客戶,而這些舊客戶甚至還會幫忙推薦,對一個企業或品牌來說,長遠的發展會更穩健,進而發展成品牌資產。